什麼是提眼瞼肌矯正手術?
提眼肌是控制雙眼開合的肌肉之一,東方人的提眼肌功能普遍偏弱,導致眼皮厚重撐不開,容易使整體眼睛看起來很垂、大小眼,甚至為了撐大眼睛而長期錯誤使用額頭肌肉,導致高低眉、抬頭紋增生。
提眼肌手術時常會和雙眼皮手術合併施作,讓整體眼睛比例更加和諧。是一種專門針對改善上眼瞼功能的整形手術,這會縮短提眼瞼肌的距離,讓更多黑眼珠露出,增強眼睛的靈動感。與傳統的雙眼皮手術不同,雙眼皮手術主要改變眼皮形態,無法實際上讓眼睛變大;而提眼肌手術則是透過修正提眼瞼肌的長度,讓被遮蓋的黑眼珠顯露更多,讓眼神更有精神。
這項手術需要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手術中醫師會不斷與求美者確認雙眼的對稱性,過程也牽涉不少的解剖層次的連動,對提眼瞼肌和瞼板進行精確的修正。
由於手術難度高且影響的因素眾多,因此被認為是整形外科中技術要求最高的手術之一。
提眼肌手術通常不會影響眼睛的功能,也不會導致視力受損。不過,由於眼睛的神經反射和肌肉運作相互連結,即便是成功的手術,也難以做到雙眼完全對稱,尤其是術後恢復期間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,恢復時間也會比一般雙眼皮手術的時間更長。
一般眼瞼肌無力可以分成以下三種程度:
- 輕度:眼皮蓋住虹膜上緣距離約2-3mm(約蓋住虹膜1/5)
- 中度:眼皮蓋住虹膜上緣距離約3-5mm(約蓋住虹膜1/3)
- 重度:眼皮蓋住虹膜上緣距離大於5mm(約蓋住虹膜1/2)

正常人的瞳孔露出約9-11mm,重度下垂可能會影響視力,或造成兩眼不平衡(大小眼)的狀況,而所謂的提眼瞼肌手術就是藉由手術將提眼瞼肌筋膜長度進行調整,讓瞳孔可以明顯地露出適當高度。
提眼瞼肌手術方式
提眼肌手術過程從上眼皮進入調整提眼瞼肌,把提眼瞼肌腱膜縮短或褶疊,加強提眼瞼肌收縮時產生的力量,達到完全而且對稱性地打開雙眼。如果原先沒有雙眼皮,可以在此手術合併割雙眼皮已形成新的雙眼皮,可以讓眼睛變得更為明亮。
顧名思義就是在眼皮上的皮膚做切口,在通過了肌肉與中隔脂肪後,找到提眼肌肌腱的位置,醫生會再根據需要提高的高度來做眼瞼肌肌腱與眼瞼板的縫合。
提眼肌手術特別之處在於它可以處理餘脂肪和贅皮問題,也能夠調整眼型,適用的對象非常廣泛。不過因為手術的過程相較其他兩者來說較為複雜,因此手術時間較長,術後的恢復期也更久。
提眼瞼肌手術可以改善眼部問題
- 眼瞼下垂(Ptosis):這是最主要的問題,由於提上眼瞼肌無力或其他原因導致上眼瞼下垂,影響美觀和視野。
- 視野受限:由於上眼瞼覆蓋過多,導致視野部分或完全受阻。
- 眼部疲勞:持續嘗試提升下垂的眼瞼會導致眼部肌肉疲勞。
- 頭痛:長期努力提升眼瞼也可能導致頭痛。
- 不對稱的眼睛:某些情況下,一只眼睛可能比另一只更下垂,造成臉部不對稱。
- 眼睛看起來無精打采:下垂的眼瞼可能讓人看起來疲倦或年老。
- 天生眼瞼下垂患者:一些人天生就有提上眼瞼肌無力的問題。
- 年齡相關的眼瞼下垂患者:隨著年齡增長,提上眼瞼肌可能會逐漸失去張力,導致眼瞼下垂。
- 神經肌肉疾病患者:某些神經肌肉疾病,如重症肌無力,可能導致眼瞼下垂。
- 外傷後或手術後的患者:眼部外傷或某些眼部手術後可能導致眼瞼下垂。
- 尋求改善外觀的人:對於那些希望改善眼部外觀,獲得更開朗、有活力的眼睛的人。
- 需要改善視野的人:對於那些因眼瞼下垂而視野受限的人。
手術恢復時間
基本上提眼肌手術的傷口大概會在術後一週癒合,不過消腫的情形還是會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,在2週~1個月左右臉部瘀青情形大範圍會消退,眼皮摺痕基本要3~6個月左右才會恢復自然,並會依據眼睛使用度減少或增加恢復自然的時間。
如果術後有確實做好冰敷以及熱敷的照護的話,消腫會更快。因此在術後一定要好好地進行保養,腫脹的情形才能早日緩解!
在考慮進行提眼肌手術之前,應該與醫生充分討論手術的潛在利益和風險,以及設定合理的預期。
嚴格遵循診所及醫師的術前準備和術後護理指示,對於達到最佳手術結果和快速恢復同樣至關重要。